在《水浒传》成书的时候,武林门派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武术的师承也没这么多,那些这个门啊,那个派啊,是清朝中后期才逐渐多起来的。而所谓新派武侠小说又创造了无数的门派,也催生了更完整的武林系统。
所以现在再反过来,用现在我们头脑中的武林系统来套水浒中的武松也好,来套《三国演义》的武将也好,会发现找不到他们的师承,也弄不清他们高强的无意究竟是从何而来。
那这里我们不讲别人,单讲武松。
在水浒原著中,并未提及武松的师承,但在其他的传说中武松是有师傅的,在快板书“说武二”中,曾提及武松在少林寺学过八年武艺,但没提及其具体的师父是哪一位。
又比如在八十年代流行的一本《武松演义》中,武松曾经向周桐提起:我师江湖人称小盖天的马程飞是也。
周桐听了,手捋胡须点头说:“马程飞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的。”
再有就是周桐本人了。这也来自《武松演义》。
武松打虎后,阳谷县的知县将这只老虎的虎骨熬成了一副虎骨膏,让武松护送到京城敬献给权贵。只是阳谷县知县的格局还是小了,那些权贵啥好东西没见过啊,虎骨膏自然排不上号,所以武松等人不得门而入,滞留京城,偶遇周桐。
周桐见武松是个人才,起了爱才之心,就传授给了他一套刀法。也多亏这套刀法,不然狮子楼与西门庆一战,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
但由于没有拜师,所以最多只算半个徒弟。
另外曹灿老师说书时,也提到这一节,但另外一层,武松还在京城买到一口好刀,名叫“红绣鞋”。
不过据我分析,武松的功夫应该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出来的。
但是我认为啊,武松的功夫是他自己在江湖上自己打磨出来的。
首先武功这东西,讲究的是一胆二力三功夫。
武松出场的时候年龄大约是25岁,之前是否离开过清河县不得而知,不过宋江也曾说在江湖上听说过“武二郎”的名号,说明武松是醉打清河县机密后才开始流落江湖。
可以说,在打晕机密之前,武松只是个县里的混混,之后逃亡之时才算是真正的流落江湖,就是这段江湖流落,才让武松的胆色和武艺大增。在这之前,武松属于身大力不亏的那种人,
而在这期间,武松属于初入江湖,所以也没什么响亮的名号,所以留名也就只有“山东武二”,真正让他扬名立万的是打虎之后了。
所以武松的武功和江湖经验应该是在江湖上流浪的时候,不断的和人动手切磋,在实战中得来的。所以大家会发现武松的武功以拳脚为主,而且有快准狠的特点,除了在蜈蚣岭与飞天蜈蚣斗了十几回合外(那时刚拿刀,有个磨合)其他所有的战斗都是秒杀、速杀。
大家不要看不起这种没师承的江湖功夫,即便是在清末,凡有名家子弟觉得自己功夫有成了,就会辞别师父,挎一个灰布包袱历练江湖,只要能平安活着回来的,无不武功大成,能开宗立派,自立门户了。
而武松在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也是少数能留下一门传世功夫的人至今仍然有人在研习武松脱铐拳呐。
所以武松真正的师父,既是江湖,也是他自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