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西安人过节为什么要吃五豆饭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的姿势总是以“吃吃吃”开始;对于西安人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西安人从腊月初五开始,就开启了“吃货”模式——每到腊月初五,西安人家家户户要 “吃五豆”。

  “吃五豆”是西安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所谓“五豆”,即五豆饭,指的是将大豆、黄豆、绿豆、豌豆、豇豆5种豆类混合起来做成的一种饭,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

  五豆饭的具体做法如下:

  在腊月初四的晚上,西安的人们就会取出大豆、黄豆、绿豆、豌豆、豇豆5种豆类,放在清水里浸泡。第二天早晨,主妇们淘米煮粥。这种米不管大米小米都可以。煮粥的同时,将在清水里浸泡了一个晚上的5种豆类放进去。所有的食材都采用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小火慢熬的方式,形成一锅丰盛的“五豆饭”。

  在西安,人们腊月初五的第一顿饭,必须是“五豆饭”,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就像陕西女作家阿妮所说:“今早的饭,不再是冬天的苞谷糁。妈妈每年在这个日子里做着,绿豆、大米、黄豆和黑豆,还有最稀罕的花生,混和熬煮‘五豆饭’…… 父辈们喝着五豆饭,苦焦的日子,也就在这一刻,吃出了甜蜜丰收的年。”

  西安人为什么要吃“五豆饭”呢?从西安当地流传的一句谚语可见端倪。西安人常言说:“吃了五豆就糊涂。”意思是说,一家人辛勤劳动了一年,节俭着过日子。但是,到了过年时,就要舍得花钱,“糊涂一下”,大办年货,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年。

  嗨,还挺有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意味呢。

  在陕西,除了西安人吃“五豆饭”,其它各地也有相同的习俗,只是具体的吃法大同小异。在比较富裕的关中平原地区,人们的“五豆饭”是用大米、小米熬制,往往会配上锅盔、馒头、油饼等食物。富裕人家还会炒上几个小菜,有荤有素。铜川地区的农村,则是用大麦来熬煮“五豆饭”。

  不同的吃法,有着相同的用意:大家都期待来年五谷丰收。有意思的是,人们吃“五豆饭”时,不会全部吃完,而会留一部分,表示“年年有余”。

  西安人吃“五豆饭”习俗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宋朝时期,一名穷书生流落到西安一带。当地大地主李员外的女儿李小姐,看中了这名穷书生,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他私奔,住在了庙里。后来,穷书生进京赶考,李小姐给他准备了盘缠,并在临行前用绿豆、黄豆、豇豆、豌豆和蚕豆做了一顿“五豆饭”给他吃。

  穷书生进京赶考,金榜题名,当起了官,将李小姐接到京城居住。穷书生在官场的熏陶下,渐渐滋生了贪慕钱财的想法。李小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腊月初五这天,李小姐不动声色地给丈夫做了一顿“五豆饭”,劝诫丈夫:

  “绿豆绿,做官莫忘破庙里;黄豆黄,做官莫忘写文章;豇豆豇,做官莫忘瓜菜汤;蚕豆蚕,做官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位高志莫短!”

  李小姐一席话,说得穷书生脸红耳赤。他大口大口地吃着“五豆饭”,发誓要洗心革面,找回初心。在那以后,他清正廉明,关心百姓,成了一名青史留名的好官。西安当地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效仿,在腊月初五这天吃上了“五豆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