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长相奇特逗趣的罕见族群,只是因为散居天涯海角,尚未有机会让很多人认识罢了。从脖子长长的非洲瞪羚,到露出尖尖犬齿的中国水鹿(獐),现在就来观赏动物王国里最古灵精怪的一些角色吧。
1. 非洲瞪羚(Gerenuks,又称长颈羚)
生活于东非的瞪羚是地球上脖子最长的羚羊,得名于索马里语的“长颈鹿脖子”。瞪羚可以用后腿站立,前肢攀在2米多高的树冠上采食树叶。不成比例的大耳朵,则可帮助它们在酷暑中保持凉爽。
2. 环海豹(The ribbon seal,又称带纹海豹)
人类很少能看到环海豹,其实它们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和北冰洋冰川边缘。环海豹出生时通体白色,成年后则变成黑色身体上有四个银白色的圆环。
有学者认为,独特的条纹帮助它们在交配季节相互识别,对在冰川海水边界活动的它们也起到伪装保护的作用。
3. 马来亚飞行狐猴(The sunda flying lemur,又称马来亚鼯猴)
飞行狐猴很像蝙蝠和松鼠的结合体,圆圆的豆眼现出天真快乐的表情,前后肢之间则有毛茸茸的翼膜。生活在东南亚森林中的它们其实非狐猴;并且,飞行狐猴也不会飞,只是善于滑翔——距离可达90米以上,但走起路来就很笨拙了。
4. 鬃狼(The maned wolf)
这是踩高跷的红狐狸吗?非也。长著大耳朵和细长腿的鬃狼,生活在南美洲的中部地区,而它其实不是狼,而是拥有独一无二的物种名称——鬃
狼属(the chrysocyon)。
不像狼和犬,鬃狼终生只有一个交配伴侣,而且不结群。总体而言鬃狼是很羞怯的动物,不过在受到威胁时也会颈毛倒竖,故而得名。
5. 马岛长尾狸猫(The fossa,又名马岛獴)
马岛长尾狸猫生活在非洲海岛马达加斯加的森林中,它们有着大大的爪子和灵巧的长尾巴,是獴的近亲,属于食蚁狸科;由于失去了90%的栖息地,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6. 白孔雀(The white peacock)
白孔雀没有五色变幻的羽毛,作为蓝孔雀的亚种,它们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不是白化病。白孔雀拥有美丽的蓝眼睛。一对白孔雀可繁殖出小白孔雀(雏鸟羽毛为黄色),虽有人工繁育,但仍然很稀有。
7. 白色驯鹿(The white reindeer)
长著淡粉色犄角的白色驯鹿同样不是白化病,而是基因突变的又一例,作为棕色驯鹿的亚种,生活在芬兰、挪威和瑞典的原野地带。由于太罕见,在当地人眼里它们很神奇,会带来好运。
8. 日本小鼯鼠(The Japanese dwarf flying squirrel)
巨大的圆眼睛,灰色的条纹,日本小鼯鼠的模样极其逗人,如同从动画片里走出来的一样。它们毛茸茸的腋下也藏有翼膜,让它可以滑翔。日本小鼯鼠大量生活在日本的亚高山地区,在世界其它地方却被当作宠物饲养。
9. 南美鼯鼠(southern flying squirrel)
南美鼯鼠比它的日本表亲(日本小鼯鼠)分布广泛。比起北美鼯鼠,它们的特征是体型更小,腹毛为纯白色。
南美鼯鼠习惯夜间活动,
喜群居,不冬眠,而是超过20只蜷在一起、躲在树洞里过冬。它们也不会飞,但能滑翔30多米远。
10. 中国水鹿(Chinese water deer,即獐)
獐属于鹿科动物,原产于中国,19世纪70年代被引入英国,由于它们喜欢游泳,被起名为中国水鹿,如今在英国东部很多见。
初看起来它们的样子并不稀奇,但留意它们的嘴:两边呲著长长的獠牙,头上却不长角。獠牙是它们互相角力的工具。惊恐时,它们也会高高低低地“犬吠”和尖叫。
11. 蓝脚鲣鸟(Blue footed Booby)
美丽的羽毛,富有特点的大蓝脚,蓝脚鲣鸟的舞蹈是雄性在向雌性证明它的基因强大。
蓝脚鲣鸟生活在太平洋热带地区,特别多见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它足部的鲜艳颜色来自摄食的类胡萝卜素色素。
当交配季节来临,雄性蓝脚鲣鸟会跳起绚丽的舞蹈来展示它们的脚——颜色越蓝的对雌性越有吸引力。
12. 狞猫(caracal)
这种耳朵毛茸茸的猫科动物看起来挺安静,但当它们愤怒时,却是所有猫科动物最为凶恶的成员之一。
狞猫体型中等,两只耳朵上有两撮美丽的黑毛,生活在非洲、中东、波斯和印度次大陆。
伊朗和印度人曾用它们来捕鸟,故它们常被称为“沙漠天猫”(the desert Lynx)。它们是世界上所有野生猫科动物中脾气最坏的。
13. 耳廓狐(fennec fox)
巨大的耳朵将耳廓狐狐与其它狐狸区分开来,那是它们用来在北非撒哈拉大沙漠散热的重要部位
——那里是它们生活的唯一地带。
它们还长著毛茸茸的脚,可帮助它们在滚热的沙子上行走和挖洞。
耳廓狐三五成群地生活在地下洞穴中,不幸的是,可爱的模样使之成为宠物贩子的觊觎目标。
14. 小飞象章鱼(dumbo octopus)
小飞象章鱼十分罕见,由于长著大而无用的眼睛,常被称为盲人章鱼。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很神秘,我们知道的是它可以借助喷气和爬行在海洋深处游动,可以变色,还能长到6英尺(近2米)长。
15. 勺嘴鹬(spoonbill sandpiper)
勺嘴鹬又名琵嘴鹬或匙嘴鹬,仅在俄罗斯东北部极少数的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并在东南亚的湿地过冬。
而今,这种珍稀的小型涉禽处于快要灭绝的状态:据2007年统计,在野外只剩下不到100对,重量加在一起还不及一只天鹅。这主要归咎于人类的非法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