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历时7年、对22个文物点进行了34次发掘、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已完成。此次共发掘考古遗迹数千个,并发现了四川地区目前最早的石棺墓葬群。麦坪遗址发掘出的精美文物将陈列于汉源正在修建的博物馆中。

随着水库蓄水达到851米,海拔830米的麦坪村大部分土地已被淹没,麦坪遗址将永远沉入20米深的水下。

851米

瀑布沟水电站蓄水达到此水位,麦坪遗址将永远沉入水下

7年

考古人员对淹没区进行了34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近10万件

4500年

这些遗址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至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桃坪墓地出土的铜器

22个遗址跨越9个时期

昨日上午,瀑布沟水电站工程淹没区考古发掘成果现场展示,新石器时代打磨精美的石锛和石刀,西汉的铜带钩、铜方壶、东汉的青铜博山炉、铜灯、琥珀般的玉饰,唐宋时期的青瓷炉、小口瓶、瓷碗……令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叹为观止。这些精美的文物来自22个遗址,以麦坪遗址、桃坪墓地等最为丰富。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说,2003年至2010年,考古人员对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22个文物点累计进行了34次考古发掘,是四川省配合基本建设的最大规模文物保护、抢救项目,也是四川省内历时最长、投入人力最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发掘工作发

现遗迹数千个,出土各类文物近10万件,遗迹与文物跨越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和唐宋时期等。

考古专家认为,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考古发掘的成果,初步建立了大渡河中游地区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伸到唐宋时期的文化序列。富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进一步揭露了“富林文化”的整体文化内涵与性质,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对研究早期人类文化有重要意义。

 

麦坪遗址出土的玉箭簇

麦坪遗址意义大于三星堆

位于大渡河边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麦坪遗址,曾是古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遗憾的是,随着大渡河新建瀑布沟水库的蓄水达到851米,海拔830米的麦坪村大部分土地已被淹没,麦坪遗址将永远沉入20米深的水下。

麦坪遗址包括狮子山遗址、龙王庙遗址、大地头遗址、金钟山遗址、摆鱼遗址、姜家屋基遗址等,整个遗址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这些遗址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至4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该遗址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现,2001年曾进行试掘。为配合瀑布沟电站的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8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商周墓葬及新石器墓葬173座,发现房址182座,另有窑、灶、墙等大量遗迹,陶、石、铜、玉石器上万件。

从出土文物显示,麦坪遗址的石棺葬有盖无底,明显不同于三星

堆文化,也不同于巴蜀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专家认为,从考古学上来讲,麦坪遗址的意义大于三星堆遗址。

城之谜

麦坪遗址,古人留下的居住区建筑有一房的,也有套二、套三的单元组合房,房门朝向一致。这种新石器时代的单元组织结构的房址,在川内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很罕见。可以推测,4000多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以麦坪为中心的较大人群聚落地,是当时的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规划建城之人是谁?

墓之谜

麦坪遗址的墓葬区,长方形的石棺有序地分布着。石棺大小不一,是根据主人的身体大小而定的。最让考古人员惊叹的是,发掘出的一口石棺被后来的一具土坑墓切去了一角,两个墓嵌在了一起。土坑墓的年代较为久远,石棺墓的年代则相对较近,两个相互嵌合的墓讲述了怎样的生死故事?

器之谜

在麦坪,出土最多的是一种尖底罐,几乎在每一座墓穴里都有,它们以3个一组安置在主人脚底。为安放这些尖底的罐子,麦坪人还专门制作了一种特别的底座。显然,麦坪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为了弄清楚它的文明形态,考古人员要把所有的骨骸都取走,进行性别种族、DNA分析,然后才可能得出结论。

人之谜

麦坪遗址不仅仅是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曾有一段时期它一直处于不间断的发展和繁荣之中。就在麦坪的对岸

,藏着一个更古老的文明遗址——富林文化。形成于1万年前的富林文化和出现在4000年前的麦坪文化,相距不过10多公里,麦坪遗址是不是富林文化的延续呢?

海之谜

卵石或粗砂层沉积,佐证传说中这里是一片?关于“史前海洋”的说法,考古人员在几年来的发掘中,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大约海拔830米的地方,也就是麦坪遗址的高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卵石或粗砂层沉积。这样的地质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海洋和湖泊。

麦坪人的葬礼

考古人员在麦坪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棺葬26座,是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最早的石棺葬。与其他地方石棺葬不一样的是,麦坪人的石棺没有用石板做底,雕琢精美的骨器和陶器是主要的陪葬品。

在一座石棺葬里,墓主口中插着一根10多厘米的骨器。这是当时麦坪人独有的丧葬习惯还是一种刑罚,目前还不得而知。在另一座石棺葬里,墓主没有脑袋,可见当时麦坪也并非是没有纷争的世外桃源。

到了商周时期,麦坪人盛行土坑墓葬,在发掘的82座商周时期的土坑墓里,出土了大量陶器。麦坪遗址内还有成片的烧制陶器的作坊区,相当于现在的工业开发区。作坊里面,工匠们生产出了盛装食物和水的陶罐、陶钵、圈足器、平底器,以及饮食用的尖底杯和尖底罐,器类虽然不多,器身纹饰却非常丰富和精美,再现了当年麦坪

的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一些男人还喜欢佩戴着由几个圆圈套在一起的耳环;有些人佩着似乎是来自成都平原的巴蜀式样青铜剑,显示着自己的富贵。

○现场播报

汉源将建博物馆展示文物

昨日上午,汇报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四川大学、省社科院的专家教授,以及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雅安市文化局、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现场展示的近百件精美文物引起与会者的惊叹,而这些精美文物,均来自淹没区的22个遗址。

配合水电站建设抢救发掘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介绍,考古项目于2003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完成851米高程淹没线以下文物点的野外考古发掘工作。这是我省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最大规模文物保护、抢救项目,也是省内历时最长、投入人力最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

蓄水高度已达790多米

记者从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在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水电站从6月初开始蓄水,目前已经淹没至790多米。按计划6-7月蓄水将告一段落。而在汛期,水电站的蓄水位将达到851米。麦坪遗址,这座4500年前的“大渡河中游枢纽城市”等将永沉水底。目前汉源方面正在建设相关博物馆,届时,淹没区考古发掘的精美文物将在其中陈列。

成都晚报 杨方毅)

相关:

保护“麦坪遗址”各界提出多个方案

2010年,汉源县大树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麦坪突然成了“旅游目的地”。不停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找到这里,一睹被分割成大大小小上百个探方的麦坪遗址风采。200多座房屋基址、大量商周和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出土,都表明4000年前,这里分明存在过一座繁华的“都市”。

到底是怎样一群古人建造了这座古城?为何突然消失?他们去了哪儿?麦坪遗址周围山体横切面出现的沙和鹅卵石,证明此处原是一片海洋?麦坪遗址引出很多谜团待解,但遗址本身的发现和已出土的遗存,足以让它成为“2007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还有观点认为,麦坪遗址足以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媲美。

因为包括麦坪遗址在内的上千个新发现遗迹,都将在考古部门完成抢救性发掘后,没入电站水库蓄水面以下,这一现实让麦坪遗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能不能不让遗址被水淹?话题引起热议,思维灵活的网友群体提出很多建议,包括大坝少蓄水晚蓄水、修建U型堤坝,用透明盖子将遗址与水完全隔绝或建水下博物馆等。从事建筑设计二十多年的汉源县政协委员孙中大,也提出了围堰保护方案。

低于水库蓄水位遗址被淹成定局

“电站水库蓄水正在进行,目前正是汛期,按照防洪要求必须留出一定库容,水库水位在816米左右。”昨日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营业环保部副部长程陆军介绍,水库高程淹没线定为850米,加上风浪因素实际为851米。预计在10月底,水库蓄水将达到851米,麦坪遗址的位置大概在830米左右。

此前网友提出的建议,程陆军表示无法施行。“从工程建设角度讲,建堤坝、围堰和水下博物馆都没有施工条件,防水、耐压等问题很难解决。”目前抢救性考古发掘已完成,水库蓄水也不会停止。

“目前正对出土文物标本进行修复、绘图和整理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伦院长介绍,所有文物都将得到妥善保护与研究。汉源县文化局局长姜永才表示,汉源县目前也在做方案,考虑新建一座县级博物馆,展示部分出土文物标本,让世人能亲眼看到这一曾经存在于大渡河流域的灿烂古文化。

专家观点

文物保护有多种形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

授、博士雷兴山:《中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重大工程建设碰上古代遗存时,必须首先保护古代遗存。如果是特别重要的考古发现,工程必须做出改建、让出地方等相应反应。工程施工前,也必须由考古部门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探、发掘,如发现文物,必须在考古部门给出保护方案后,工程才能继续。

因为时间原因,我这次没能来四川现场看看雅安汉源的麦坪遗址,不太知道这个遗址的具体情况。

但可以肯定的是,工程建设遭遇古代遗存,思维方向必须是保护遗存在前,工程建设在后。但文物保护有多种形式,原址保护是一种,完成必要考古研究后迁移至别处,也是一种。这要看古代遗存的具体情况而定。

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应“两利”

成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考古专家:当工程建设遇到考古发现,我想应该采取一种“双利”的思维,即保护了考古发现,又保证了工程建设。我认为不能轻言原地保护。是否原地保护,要看这个考古发现的重要程度。

麦坪遗址目前已经发掘到深土,对它的价值必须进行科学认真的评估和论证,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而且,一个考古发现,在完成发掘研究后,搬与不搬,并不损害其学术价值。

□新闻背景

四川启动最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

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四川迄今最大的水利工程——瀑布沟水电站,确址大渡河中游的汉源县和甘洛县境内,2003年,这一重要项目牵出四川省内历时最长、投入人力最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瀑布沟水电站工程淹没区考古。

主持考古行动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7年来对淹没区内22个文物点累计进行了34次考古发掘,惊喜不断。26350平方米的原计划发掘面积,不断增加,最后飙升到31080平方米。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富林遗址、新石器时代晚

期遗存的麦坪、大地头等遗址、商周时期遗存的永和、麻家山遗址一一出土。还有不少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遗存。

近10万件出土文物标本晃得人眼花。西汉贵族豪华墓葬中,一只造型精美的博山炉,显然是王者专属。还有大量车马器、铜镜、古钱币、陶罐、玉器,“文物多得我们文管所的库房一下就吃紧了,放都放不下!”汉源县文化局局长姜永才说,一次考古行动持续这么长时间,出土这么多文物标本,在个人从业经历中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