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或许大家对自己的体温会异常关注,毕竟这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体温的产生来自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我们每天摄入了众多食物特别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它们在进入体内之后随着消化分解,除了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和微量元素以外,还会释放出热量,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体中的众多生物活性酶的最佳生存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影响这些酶的正常活性,从而使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人体就会产生疾病,所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的温度逐渐保持在了36-37摄氏度这个稳定的范围(腋下温度)。体温的恒定,更加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避免像其它变温动物那样,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必须频繁躲藏甚至休眠,从而能够在自然界中获得更好地生存优势。
其实,人体的温度在一天中也是发生着阶段性的微小变化的,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还是新陈代谢的速率、血液循环状况和呼吸强度在一天中会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从而使能量的产生和释放也相应出现规律性的变化,表现在体温有周期性的细微差别。比如,从凌晨到4点是人体睡眠特别是深度睡眠的时间,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和呼吸速度最低,体温也最低,而晚饭前后人体的温度达到峰值,这个时候人体活动量相对较高,热量积聚也达到顶峰,但人体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值一般不会超过1度。
而在同一时段,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比如,头部温度最高,胸、腰部次之,四肢再次,而手、脚的温度最低。而在内脏器官中,肝脏的温度最高,直肠的温度最低。我们身体的皮肤温度调节能力最强,其温度范围可以跨越20-40度这个很大的区间,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天时间人体的温度会有波动,身体不断努力加热或冷却自己,以确保温度保持在37 左右。人体在36.7 左右的温度下工作效率最高。新陈代谢的过程被用来在体内产生热量。产热实际上是新陈代谢过程本身的副作用。这些热量随后在血液中围绕身体传递,血液也被用作体温调节。当身体需要散热时,血管扩张,血液流向身体的四肢,热量从这里散发出去。
体温一整天都会有所不同。一个人通常醒来时体温会很低,因为身体是休息的。然而,此时温度将略高于凌晨3点或4点左右的温度。当一个人醒来并开始新的一天时,体温会回升到华氏37 左右。一天中的体温取决于个人在一天中将要进行的运动量。
环境条件也是决定身体温度的一个因素。在寒冷或炎热的条件下,身体也会改变温度。这种变化不受身体控制。相反,由于个体和环境之间的温差,热量传递到身体或从身体传出。 如果全天体温升高,人就会发烧。整天发烧是身体受到某种感染或出现某种状况的标志。身体升温试图杀死病菌,直到问题过去才会冷却下来。一个人不应该担心全天的体温是否有轻微波动。剧烈波动是某种医疗状况的征兆,必须看医生。
热量的产生是体内新陈代谢速度的表现。因此,当身体活动发生时,一个人的身体会发热。这是因为身体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一个人在运动中自然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在锻炼时也会出汗。
人是恒温动物,体温在一天之内在不同部位表现的温度也不同,正常人的口腔体温一般36.7 度 37.7 度,平均37.2 度,腋窝温度一般36 37.4 度,平均36.8 度,所以人的温度在36.8 度 37.2 度之间,都基本上算正常,夜晚睡觉时因血液循环慢,通常会比白天高一度。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细心的人,他们非常的敏感,善于发现一些细节的问题。最近就有一个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测自己体温的时候,发现在同一天,我的体温会有不同呢?这是不是什么病?或者这是不是正常的?能不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听到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一些诧异的。今天,在这里张大夫给大家做一个统一的回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首先,我想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位朋友并不是说明在患有感冒、发烧等疾病状况下出现的体温的波动,这是一个正常人在一天中出现的体温的变化。为什么一个正常人在不同的一天,测量的体温会不一样呢?
其实,这是正常的。通常状况下,我们会说我们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而不是绝对恒定的。如果用体温计测量我们的体温,显示在37 上下(大致介于36.2 37.2 ),我们都会认为是正常的。但是,每天的不同时间,我们的体温可能会不同。一般情况下早晨的时候(清晨2到5点),体温可能会低一些,而下午晚上的时候(下午5点到7点),体温会高一些。而女子的体温可能比男性稍微高一些,而育龄期女性在排卵期,体温可能会更高一些。但是都不会超过37.2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发热,低于38 是低热,39 以上就是高热了。
但是测量体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我们所处的环境。现在由于疫情,大家可能会去一些公共场所,到了这些公共场所,经常会要求测体温。而使用的是测温枪,测量的体温是我们的手背或者腕部的体温,由于冬天温度较低,我们长时间处于低温的室外环境,刚进门就测量我们的体温,很可能会出现体温低于36度,甚至出现测不出的情况,这也属于正常的。同样,如果我们处于高温环境中,例如,我们运动以后,或者我们的腋窝包裹的非常厚,此时测量体温,也会出现稍高于37度的情况。只要我们脱离了低温或者高温的环境一段时间后,我们的体温就会恢复到正常体温了。
当然还有一个情况需要告诉大家,就是我们的体温计毕竟是一个电子设备,所以每次测量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当然这个误差是在允许的范围内的,而且我们人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随着机体情况的变化。因此,体温也可能在不同的时间点,即使是非常近的两个时间点,体温也可能会稍有差别。
上面就是张大夫想到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的体温,在一天的时间里,的确会有若干次的波动,这跟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代谢状况、气温和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有关。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保持在36-37 左右,除非发高烧,才会达到38 甚至更高。
早上的体温是一天中最低的
人经过了一夜的睡眠,整个人体都在休息,新陈代谢速度比较慢,起床后,恢复正常状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早上体温是一天里最低的时候。
有些喜欢熬夜的人,早上起得晚,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一点胃口都没有,就是这个原因。身体还没有活动开,人体组织器官还处在懈怠的状态,自然没有胃口。
下午和晚上的体温相对偏高些
经过了一上午的学习、工作和活动,人体所有的细胞和组织,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进入了相对活跃的状态,体温也是一天中比较高的时段。
当人发烧时,也是晚上烧得比较明显。
入睡后体温最低
晚上,人进入睡眠状态后,体温达到最低值。
睡眠时,人体处于静息代谢状态,细胞、组织、器官都进入半休息状态,新陈代谢速度放慢,消耗的能量少,体温达到一天的最低值。
体温受身体活动量大小影响
体温受工作强度和体力劳动程度的影响比较大,当人从事体力劳动时,需要消耗的能量多,这些被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体温也会相对高些。
脑力劳动者大多伏案久坐不动,消耗量小,体温变化没有体力劳动时大,温度相对低些。
体温受环境因素影响
体温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
冬天天气冷,气温低,人体新陈代谢较慢,人的体温也低;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被大量消耗,严重时不停流汗,体温也比较高。
你好!人的体温是可随着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但变化的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 1.0 。
1.昼夜 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会呈现周期性波动,一般清晨2 6时最低,午后1 6时最高。
2.年龄 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各年龄段的体温也不同。儿童、青少年体温高于成年人,老年人体温低于青壮年,新生儿、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体温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
3.性别 成年女性体温一般比成年男性高0.3 ,女性的基础体温也会是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的变化。
4.肌肉活动 激烈肌肉活动可导致体温升高。
5.药物 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中枢,体温会降低。
此外,情绪紧张、激动、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所以正常人的体温在每天不同时段测量,测量值是不同的。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您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或收藏!你的一点点鼓励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谢谢!
每天在不同环境以及自身不同的状态下体温是有所波动的。
人的体温最低温度时候是在早上,早上起来温度会较低一点。
最有波动的是下午,下午温度会稍高一点。
体温升高不一定是发热,如剧烈运动,或者是喝了热水,刚吃完饭后都会导致体温升高。
因为人体自身生命活动,及白天夜晚,运动静止,晴天阴天等对体温都产生影响,所以体温是波动在正常范围
体温的正常波动
一、多种因素影响人体体温的变动
1.昼夜变化:主要是体内生物钟的控制,只可能与大脑特定区域功能相关。正常人上午2-6点体温最低,下午1-6点时最高。
2.性别因素:成年女性体温大于男性,女性月经激素变化会引起女性体温变化,排卵日体温最低,排卵后升高。
3.年龄因素:不同年龄阶段人体的温度变化范围也是不同,老人和儿童调节体温能力较差,体温波动较大。
4.肌肉活动:机体活动,例如运动、干体力活,引起体内ATP能量消耗,释放热量使体温升高。
5.饮食、情绪变化、地域、季节都可引起体温波动。
体温是人体代谢旺盛与否的标志。每天不同时段代谢水平不同,所以体温会有波动。
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是人体产热与散热系统平衡的产物。多数人的体温在36-37摄氏度之间波动,一般体温高低与人体的兴奋程度有关。
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出现身体机能异常,也提示身体机能本身有问题。
住院的患者病历书写查体项目第一行生命体征最为重要:T(体温)P(心率)R(呼吸次数)BP(血压) 。而且第一个就写的是T(体温),护士同志一天经常要多次检测患者体温变化以了解病情。
兴奋时产热较多,身体各项机能动员,所以一般处于各种活动状况为多;安静时产热减少,各项身体产热机能多数降低所以体温降低。因此一般规律是白天体温高,晚上体温低。也因此白天人相对耐寒,晚上不小心就受凉。
正常人,多数夜间体温逐步下降,进而困倦瞌睡,到凌晨5点前后逐步体温回升,进而逐步兴奋清醒,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中午时分体温会有一过性降低,下午继续上升,所以中午1点前稍微午休一下有利于下午保持精力和长远健康。
其实体温波动只是个结果,原因在于代谢水平的波动;而代谢水平的波动也只是个结果,背后是内分泌调节的原因;而内分泌调节的原因又在于要适应大自然昼夜交替的规律,人类为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生理周期变化。
这个,在中医体系叫做天人合一,即人类适应所生存天地之间的规律的外在表现,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存需要。人体体温波动,在中医来看是阳化气的产物,是六经模型中少阴产热、太阳散热阴阳平衡的结果。少阴病的患者产热不足,低体温表现为四肢逆冷,“脉微(心脏收缩无力)细(血容量不足),但欲寐(没精神,就想躺着或者睡觉甚至昏迷)”;也可能出现夜间本来应该体温下降安心睡眠,却表现为阴不敛阳,夜间潮热盗汗失眠五心烦热等虚热情况(例如肾上腺髓质功能昼夜节律紊乱,或者甲亢患者)。太阳病散热功能失常则表现发烧等情况。
处处留心皆学问,小问题背后是大道理。
关注我,给您讲讲听得懂的医学知识。